中新网百色12月1日电 (谭印艳)“靖西山清水秀,处处是风景,气候又很好......”近日,在广西百色市古龙山大峡谷景区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进出景区的旅游大巴一辆接一辆,来自广东、东北等地的游客对靖西的风景赞不绝口。
资料图:广西百色靖西市鹅泉景区。百色市委宣传部供图
百色是多民族聚居地,民族文化多姿多彩。近年来,百色致力打造以壮文化为主体的民族文化产业品牌,讲好布洛陀、黑衣壮等壮族经典文化故事。2023年,该市举办了2023年中国壮剧文化艺术节、布洛陀民俗文化艺术节等民族节庆活动,文旅活动拉动节庆消费效应显著。
资料图:广西百色解放步行街。百色市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以来,百色突出特色产品供给,推出一系列特色文旅消费活动及体验项目,激发文旅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复苏。在一系列利好政策推动下,百色旅游市场呈现加速回暖趋势,文旅消费复苏势头良好。
资料图:广西百色凌云县浩坤湖景区。百色市委宣传部供图
据介绍,当地今年已完成大健康和文旅招商项目签约37个,签约项目总投资83.99亿元。全市动态储备文化旅游产业项目近90个,其中,纳入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旅游重大项目库15个,总投资132.24亿元,其中2023年度计划投资10.96亿元,截至10月底已完成投资10.99亿元。
资料图:广西百色大王岭露营地游客爆满。百色市委宣传部供图
百色是革命老区,红色旅游资源丰富。百色市围绕“壮美红城千姿百色”品牌打造,不断加强宣传和营销推广。今年推出首届“百色市文化旅游推广大使”,与网络达人共同发力,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游客。
据了解,今年第一至第三季度该市接待游客4258.11万人次,同比增长88.51%,实现旅游收入428.64亿元,同比增长60.28%。随着冬天的到来,百色市也在充分发挥“暖冬”气候优势,积极策划系列活动迎接冬季旅游季,进一步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完)
中新网兰州12月1日电 (王牧雨)“现金仍是重要的支付手段,特殊群体和特定地区需求依然旺盛。”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1日举行甘肃省首届“人民币现金日”活动,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党委委员来元元表示,近年来,部分社会单位和经营主体出现拒收人民币现金行为,不仅损害公众现金支付权益,也对现金流通使用环境和人民币信誉产生了影响。
随着整个社会的数字化进程加快,不少老年人、青少年、来华人士等特殊群体因不便上网、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等情况,而在购物、出行、就医、消费等日常生活中遇到诸多不便。
当日,该活动还发出倡议,确定以后每年12月1日在全省范围开展“人民币现金日”活动,提倡社会公众当日使用人民币现金进行消费和支付,反对歧视现金支付,关注现金流通环境。
2019年,工商银行兰州分行现金运营中心清点部货币“打假员”蔡学军工作瞬间。 (资料图)艾庆龙 摄
1948年12月1日,第一套人民币正式发行,为新中国奠定了货币制度基础。
事实上,关于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工作,2018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的10号公告。202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实施方案的通知》。
甘肃也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把整治拒收现金工作作为全省各级人民银行的“一把手工程”;综合运用宣传、约谈、处罚等监管手段,按照“首违不罚、抓大放小、应罚尽罚”原则,对当事人违法行为进行分类处置。
图为浙商银行兰州新区支行大堂经理在便利店向店主讲解整治拒收现金有关知识。浙商银行兰州新区支行供图
此外,中国人民银行甘肃省分行借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城乡网络化布点优势,依托营业网点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确立“人民银行—银行业金融机构—网格责任区—责任网点—网格员”的分层管理体系,打造以基层社区、行政村、商圈、校园为基础的现金服务管理体系。
来元元表示,人民币是中国的法定货币,包括纸币和硬币,拒收人民币现金是违法行为。此次活动旨在倡导全社会共同维护人民币现金的法定地位,严肃查处拒收人民币现金的非法行为,同心构建良好的人民币现金流通环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