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西安12月1日电 题:与秦岭山石为“友”的手艺人:有“生命”的石头会“讲故事”
“历经岁月洗礼的石头,每一块都是时间的记录者,它们的纹理是岁月的年轮。用秦岭山石记录三秦故事,用丰富的色彩展示三秦女子的热烈与浪漫,是我热爱之事。”来自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的石头画手艺人张娟1日向中新网记者说道。
图为张娟与她的作品。 李一璠 摄
记者当日走进张娟位于西安鄠邑区的工作室看到,地板上、窗台上、茶几上、书架上甚至房间的角落摆满了不同形状、不同画风的石头画。一个个大小不同,或光滑或粗糙的秦岭石,经过打磨、勾勒,变成了一件件神奇而灵动的艺术品。
“利用秦岭丰富的石资源,将农民画、油画、国画、水墨画、工笔画等技法和工艺融入石头画创作当中。”今年38岁的张娟用画笔给石头带来温度和生机,让石与画进行完美融合,为石头注入传统文化、乡土色彩,让其“鲜活起来”。
图为张娟的石头画作品。 李一璠 摄
张娟的工作室拥有“推窗见终南”的视野,巍峨秦岭为她带来创作的灵感与内心的宁静,她表示:“我所用石材大部分来自秦岭,远看广袤的秦岭,山连着山仿佛是一体的,但走近细察,却能发现不同的峪口石料因地理环境、水质等不同,有着迥异的色泽、密度。”
晴朗天气时,张娟总会带上女儿去山区寻找石材,在不定期的“寻宝之旅”中感受不同季节的秦岭腹地美景,学习植物与地质知识。
张娟谈道,儿时就对绘画情有独钟,虽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美术学习,可这并不妨碍她对美术的热爱与探索。“我常思考在纸张尚未存在时,古人如何绘画,石刻、壁画成为我学习研究的方向。博物馆内的壁画已成为我绘画的灵感,将部分复刻在了石头上。古人常用的矿物质颜料不易得,我最终选取了易干难褪色的丙烯作为主要颜料使用。”张娟说。
图为张娟正在上色。 李一璠 摄
谈及石头画创作流程,她说道:“选石、读石,洗石、构思、创作、打磨、上色……我认为读石尤为重要,读懂每块石头与生俱来的美感以及蕴藏在纹路中的故事感,细察其形色,加以联想与构思。尊重每一块石头,不破坏石头本身自然的美感,是我一直以来的创作准则。”
记者了解到,张娟的作品中有许多灵感取自历史典故,她希望用石头画表达了对文化的热爱、展示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她也创作了不少女性题材的作品,如“女娲补天”“木兰从军”“昭君出塞”等,展现女性的坚毅之美。
图为张娟正在专心绘制。 李一璠 摄
随着张娟的石画技术不断精进,她还尝试在书画展、学校、博物馆等地方以讲座、授课等方式传播这项技艺,深受大家喜爱。
“除了传统文化,未来我还将更加关注乡村建设方面的故事,以石言志,以画传情,用优秀文化故事、乡村新面貌等题材进行创作,用秦岭山石记录三秦大地正在发生的故事。”张娟谈道。(完)
中新网武汉12月1日电 (记者 张文晖)实现“双碳”目标,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近年来多地发展规划提出要探索建设“光储直柔”建筑。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当前,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已成为能源行业的共识及努力方向。然而,由于新能源发电具有间歇性和不稳定性,传统的“源随荷动”模式已难以满足当前电力的消纳和调配需求,在此背景下,进一步挖掘用电侧的调节潜力变得至关重要。
建筑能耗是中国能源消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益于政策推动、光伏技术进步和需求增长,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和建筑工业融合、协同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建筑,是实现“双碳”目标的一大助力。这其中,“光储直柔”技术不仅能提升建筑能效,还可以进一步实现电能替代与电网友好交互的新型建筑能源系统,是实现建筑减碳的创新手段之一。
什么是“光储直柔”?“光”是指在建筑物表面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储”是在建筑内布置分布式蓄电以及利用智能充电桩、电动汽车等,使建筑成为一个储能场所;“直”是指建筑内部采用直流配电;“柔”是指使建筑用电系统成为电网的柔性负载。
12月1日,施耐德电气宣布其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在武汉正式落成。主办方供图
中新网记者在示范基地落成现场了解到,此次落成的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可通过完整直流产品、解决方案以及系统层面的柔性调节能力,实现新增充电桩等关键负载100%的光伏绿电供给,并结合已有光伏发电,帮助整个工厂每年减少577吨的碳排放,由此实现年均13%的减碳目标。随着方案的逐步迭代,未来该示范基地将持续帮助施耐德电气武汉工厂实现高效用能、清洁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施耐德电气高级副总裁、能源管理低压业务中国区负责人任婧表示:“入华36年来,施耐德电气凭借自身强大的数字化基因,为中国各行业绿色转型发展不断赋能。武汉光储直柔示范基地的正式落成,是我们在武汉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未来,施耐德电气将持续以创新精神引领行业升级,积极推动光储直柔技术在建筑、工业和城市应用领域的广泛应用,立足武汉,辐射全国,在为武汉打造先进制造业集群贡献智慧力量的同时,助力中国各大产业加速迈向高效和可持续未来。”
据了解,目前中国已落成多个光储直柔建筑,如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文化旅游区的环球供电服务中心营业厅、深汕特别合作区的中建绿色产业园办公楼等。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曾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目标,2050年前后,我国风电光电的装机容量会占到电力总装机容量的80%以上。将建筑物变成“充电宝”,能够柔性用电,发挥调节和储能的功能,有望破解电力系统的难题,这也是设计发展“光储直柔”的目的。(完)
联系人:神圣彩票平台
手机:13538339534
电话:0352-30330699
邮箱:30330699@mail.com
地址: 山西省大同市阳高县东小村镇